蝦,俗稱蝦子,是多種生活在水中的長身甲殼亞門節肢動物的共同泛稱,其具體語義可變。
一般語境中蝦多指軟甲綱十足目下的真蝦下目與枝鰓亞目;在較嚴格的語境中可能僅指代真蝦下目或其中的更少部分;而許多名稱中帶有「蝦」的軟甲綱動物並不在此範圍,如磷蝦屬磷蝦目,而俗稱作瀨尿蝦的蝦蛄則屬口足目。
蝦字的來源,最早是通鰕,出現於《爾雅》,而後用蝦指代,則出現於公元前50年左右王褒的楚辭——「九懷•通路」:「鯨鱏兮幽潛,從蝦兮游陼」;《本草綱目》是最早解釋蝦之所以叫蝦:「入湯則紅色如霞也」。
一般被稱為蝦的動物都有較長的腹部,與螃蟹短小的腹部明顯不同。蝦的下腹有適於游泳的游足。蝦的頭胸甲呈圓柱形,而螃蟹的較爲扁平。蝦的觸角往往都很長,在個別品種上甚至能超過其體長的兩倍。
生物學上,真蝦下目的「蝦」與螯蝦和螃蟹的關係更爲接近,而與枝鰓亞目的「蝦」如對蝦關係較遠[2]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